“第二次权利法案”是小罗斯福最后的呼喊,我们离此目标还有多远?

本文系作者原创,授权“美国华人杂谈”独家发布。转载需征求许可,规范署名(公号名/ID/作者),违者必究 作者| 溪边愚人全文共 8113字,阅读大约需要11分钟 封面图来源:Corbis/GettyImages 图片《大西洋月刊》“美国正在愈加分裂,可能将永远如此”一文截屏 相关阅读:美国分裂,for good? 六月底,曾在多家媒体长期做记者和政治分析员的罗纳德·布朗斯坦(Ronald Brownstein)在《大西洋月刊》发表了一篇观点惊人的文章:“美国正在愈加分裂,可能将永远如此——20世纪中叶的大‘融合’可能才是反常”。 按照那篇文章的说法,所谓美国,其实是红州和蓝州两个截然不同的国家不安地共享同一个地理空间。美国历史上红蓝州只有短暂的融合期,就是20世纪的中期。那时的基本趋势是更加趋同、融合。 造成这种融合的是20世纪60年代的“权利革命”所带来的权利平等和小罗斯福总统(Franklin D. Roosevelt,一般习惯称他为FDR)在国家级别的投资带来的经济平等。不过,这一进展在1980年后停止了。现在红和蓝之间日益扩大的分歧和对立,是21世纪美国的一个决定性特征。 在美国处于极度分裂的今天,重温当年大萧条时的不融合因素和FDR推动新政的过程,特别是FDR在他最后一次国会的国情咨文中提出的可避免再次分裂的“第二项权利法案”,非常有意义。 1929年大萧条来临时,FDR是最先行动的州长之一 我们现在都知道美国1929年开始了大萧条,而且这个大萧条持续了很多年。但在当时,人们并不很明白发生了什么,也不很清楚事情的严重程度。当股票开始跌的时候,大多数人认为是正常的甚至是健康的股市自动纠正。老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说这是难得的买入良机,当时的总统胡佛坚持认为“国家的基本业务——即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分配——是在一个健全和繁荣的基础上。” 时任纽约州州长的FDR是最早认识到大萧条严重性的州长之一。1930年3月,尽管大萧条的现实在华盛顿仍未得到承认,FDR已经成立了一个委员会来稳定纽约的就业——这是美国第一个此类的州委员会。此后不久,罗斯福成为第一个支持失业保险想法的州行政长官——这在当时是一个激进的概念,尽管多年来一直在大学的经济系里流传,但还没有在公共舞台上亮过相。 小罗斯福打破了经济史学家所称的“守夜人国家”的传统,提出了这样的理念:对于不幸的公民,政府必须给予援助——不是作为慈善,而是作为社会责任。他要求立法机构立即拨款2000万美元,在可能的地方提供工作,在无法提供有效工作的地方,就直接为有需要的人提供食物,衣服和住所。 注* “守夜人国家”是指右翼自由主义者推崇的一种有限和最小的国家模式,只为公民提供军队、警察和法院,从而保护他们免受侵略、盗窃、违约、欺诈,并执行财产法。 除了2000万美元的救济方案外,FDR还建立了一个新的州机构——临时紧急救济管理局(TERA)以分配资金。纽约州是第一个建立救济机构的州,而TERA立即成为其他州的典范,新泽西州、罗德岛和伊利诺伊州等都有样学样。 FDR对电力特别关注,而且他很早就提倡在主要河流的支流上建造双重用途的防洪大坝:既能蓄水又能发电的水坝。他一直致力于产生更大的发电能力以及对公用事业公司更有效的监管,以期获得更便宜的电力。最后就达到了这样的程度:可以将公共发电作为“衡量生产和传输电力成本的标尺”。“标尺”的比喻后来成为新政的一个重要言论内容。 FDR的另一个关注点就是农业,他把农场救济作为其立法计划的核心。当时农业人口的人均收入只有非农业人口人均收入的四分之一,处于非常贫困的状态。小罗斯福推出各种政策帮助农民摆脱贫困,或转移税收负担,包括为小农户减税,或提供农业研究补贴。增加的收入则用于支付从农场到市场的公路网络扩大,为当地学校建设提供资金支持,或加速农村电气化。 他说,“如果农业人口没有足够的购买力来购买新鞋、新衣服、新汽车,那么制造业中心一定会受到影响。” 罗斯福的农业计划几乎没有什么激进之处。但是,由于农民的困境在20年代末是如此突出,任何形式的帮助都会吸引国家的注意。 缩小贫富差距的施政纲领使FDR成为民主党呼声最高的总统候选人 1930年FDR竞选州长连任。在此之前,他就已置身于全国的政治舞台上。当时,两党都认为,如果他能够连任州长,就很可能会成为民主党2032年的总统候选人,并击败当时寻求连任的胡佛总统。所以,将其视为威胁的胡佛政府甚至做出一些努力试图阻止FDR的州长连任。 选举日那天,纽约市出现了创纪录的91.1%的登记选民参加投票。FDR以超过对手72.5万张选票的压倒性优势获胜。这是纽约历史上州长候选人赢得的最大差额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