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假装到弄假成真,入乡随俗随笔

March On Washington For Jobs & Freedom

本文系作者原创,授权“美国华人杂谈”独家发布。转载需征求许可,规范署名(公号名/ID/作者),违者必究

作者 | 孔捷生
全文共 3814 字,阅读大约需要10分钟
题图:1963年8月28日,民权运动者在华盛顿特区举行的争取就业和自由的游行。来源:Getty

 

美国独立日长周末到了,说点接地气的生活小品,与新老移民分享心得。

 

前几天在社区我们老夫老妻在社区散步,遇上一户女主人出来拿邮件,便互相寒暄。这位白人大婶和我们差不多年纪,很亲和。她说天天看见我们散步,又问:“Where are you from你们来自哪里?”

 

我们一愣,已经很久没听到有人这么问了,尽管这是我刚来美国时英语扫盲的最基本会话,但是这一句式不知怎的在日常交际词语中渐渐淡出。

 

这位大婶话问出口旋即觉出欠妥,即刻先介绍自己叫奥利维亚,来自波多黎各,她丈夫来自菲律宾。波多黎各也有不少欧裔白人,开国先贤汉密尔顿就出生在加勒比地区。菲律宾也是说英语的地方。总之,这是很普通的美国家庭组合。

 

我们告诉奥利维亚自己来自何处,又聊了几句关于草坪和花圃。然后我们继续散步,两口子都生出感触,来美国30多年,在这个社区也住了20多年,但她还这样发问,真是有点意外。

 

“政治正确”并非贬义词

 

于是想起我的旧同事罗娜,她留学英国而后移居美国。有别于其他新移民,她英语流畅,没有沟通隔阂。闲聊时听她说过,在英国朋友聚会总有人问:“什么时候回国?”让她不舒服,觉得自己永远是外人。而美国人顶多问你从哪里来,从来没人问你何时离开这个国家。

 

美国人就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你从哪里来”本是平常社交用语。然而,现在这句话越来越少有人使用,因为或多或少有点唐突。

 

我曾问过儿子,你的朋友交际圈里有中国人吗?他答有亚裔,但从来没问过人家是从哪里来的。这是下一代美国华裔的思维方式。

 

我们初代移民要融入那种美国思维和美国价值,确实还欠火候。但至少心里琢磨人家是从哪里来的,嘴上也不要这么直白地问,最好换成得体一点的句式。

 

比如“Where were you born您在哪里出生?”,这句是不是好一些?这要向英语语感更好的人请教,在我听来,似乎还不够得体。    

 

更何况,这句问话难免使人想起奥巴马被质疑出生地那场风波,他被迫公示夏威夷出生证明。非裔电视著名主持人奥普拉不平道:“入主白宫如是白人,有谁会要看他的出生纸?”

 

screenshot static.politifact.com 2024.06.28 13 44 37
面对各种阴谋论,奥巴马被迫公示了自己的出生证。来源:白宫档案馆。

 

那么,换成这句:“What’s your original home town您的家乡是哪里?”是不是更得体?换成中文语感,我觉得好了很多。我们华人初识互相问是哪里人,就是这个意思。    

 

但是,可能有更好的——“Where are your ancestors from您的祖籍是哪里?”因为问家乡在哪里,出生在美国的人就会回答是某州某郡,不会认为问的是什么族裔。所以问人家祖籍最无冒犯性,除了印第安原住民,所有人的祖籍都来在北美洲以外。

 

我是从一家普林斯顿朋友那里学来的,那是美国欧裔白人与华人结合的家庭。女方是ETS(托福考试中心)亚洲主管,白人,印第安纳大学英文系硕士出身,她同时修一门汉语,是汉学家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的门下弟子,她是我小说的英文翻译,译笔非常优美。那么,她指点我过什么呢?

 

我儿子要带女朋友回家见父母,她不是亚裔。我们有点紧张,初次见面,和女孩谈什么和不要谈什么?要知道我们曾堕入文化误区,以前儿子带第一任女友来见父母,我居然问人家是否信教。好在那时他们是青梅竹马高中同学,年轻得自己都不谙世故,所以不计较。

 

这一回,我们事先致电普林斯顿这家中西结合的朋友请教,对方指点,想了解女方的背景,问血统祖籍最安全,美国人不会觉得唐突。

 

或许,有些华人觉得绕这么多弯,都是“政治正确”闹的。凭什么就不能问“你来自哪里?”的确,“政治正确”敏感度一再往上调高,它有时是矫枉过正的,逼着人勤清舌苔,以免说话散出异味。但是要知道,穴居人刚学穿草裙也不自在,文明标尺却在别别扭扭中被一点点推高。

 

或许在红州,“你从何处来”仍旧是平平常常的交际用语。而我来美后几度迁徙,都住在平均教育程度高的地区。并非某种权力意志硬要推陈出新,那些用语的更新换代,而是时代进步文明升华使然。

 

同样情况亦见于“圣诞快乐”使用频率降低,见面互致“节日快乐”的人越来越多,尤其在我们这个联邦雇员占居民一半以上的社区。这是一种教养,代表文化包容和尊重。

 

对这些风俗变迁,有些华人以骂“白左”和“政治正确”为快。在他们看来那是咬文嚼字,假模假式。却不知美国废奴、福利制度、民权运动……几乎一切社会进步都是“白左”推动的。

 

写《汤姆叔叔的小屋》的斯托夫人是废奴主义白左先驱,激发起了美国北部的反奴隶制力量。写《愤怒的葡萄》的斯坦贝克是白左,他这本书推动了罗斯福新政福利制度的建立。写《杀死一只知更鸟》的哈珀·李是白左,1960年出版的这部小说,灵感源自女作家家乡阿拉巴马州的一宗真实事件,那是种族歧视最严重的南方州之一。这部书被誉为道德勇气和同理心的杰作,它成了60年代民权运动的一股推动力。    

 

uncletoms
1853年版《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一幅插图,描绘了种植园主西蒙·勒格里正在虐待汤姆。来源:弗吉尼亚大学

 

还有,全美有色人种协会的中坚也是一群“白左”。华人社会地位的提升,来之不易的权利平等,都是不屈不挠的民权运动结出的果实。

 

现在,“政治正确”在继续调高文明标尺的刻度。对于母文化带有先天保守成分的华人来说,社会进步幅度可能太大了,一时难以适应。但要记住,这里不是你的故土,而是美国。你不可能把美国拉回到某个旧时代,更不可能把美国变成你心目中那个样子。 

   

无妨先从假装开始

 

“假装”并不是用在任何地方都是坏词。举一个例子——我太太动了大手术,康复期漫长。我们出门采买,她都要推着购物车权当助行器。但买完东西推车走向停车场,女士推车,男士在旁边空着手晃荡,在美国很扎眼,属于“文化不正确”。所以我就“假装”一把,哪怕没什么重量,也在前面伸手拉着。其实是太太离不开购物车,但我不能不装模作样。

 

别小看了这种“假装”,所谓入乡随俗,就是对华人母文化“政治不正确”那些部分的匡正。故土现在于我太隔膜,不去妄议。前些年我去过几次台湾,有一次深度自驾游从北到南兜了一圈。南部民风淳朴,待人也更热情。只不过有一陋习,我在南部乡下与小镇多次见此景观,一家出行,女的胸前兜着小孩,手里还拎着东西,男的空着手边走边吸烟,他不嚼槟榔还算好了。可见那里仍有男权社会的余绪,至少在某些文化观念上。

 

假若这些大男人移民到了美国,就再也不好意思像以前那样做人,这一来就要“假装”了。开始装得别扭,气也不顺。但只要日子一久,装着装着就会“弄假成真”,真的成为日常行为守则。因为再不改变,不但被周围邻居和街上路人侧目而视,连在美国成长的子女都会看不起那样的父亲。

 

比如前面提到那位先留英而后赴美的旧同事罗娜,别看英语流利,刚开始她的一些观念也未脱故土烙印。2008大选临近,那天公司同事之间聊起这话题,我预测奥巴马赢。罗娜眉毛吃惊地剔上了额角,她小心四下张望,压低声音:“怎么会呢,他是……是黑人啊!”我坚持己见。她不服:“打赌?”我同意。

 

结果奥巴马狂胜,罗娜愿赌服输,本来只是一句戏言,大选揭晓后,我办公桌上赫然摆着Costco大包装巧克力,我从深秋吃到新年。

 

现在罗娜完全不一样了,我退休后,她提拔为部门主管。那是雇员国际化、文化多元化的公司,非常重视种族公平。公司定期外请专人来不厌其烦地讲课,课后要填测验题,这是必须参加的职业培训。内容除了种族平等,还有关于男女平权、禁止性骚扰、善待性少数人士……基本上,所有极右翼不喜欢的东西,都是这个国会拨款的非营利公司员工必备的素质。罗娜如今当上部门主管,不会再有“他是黑人啊”的疑惑了。

 

公司是大社会的浓缩,我相信,依然有讨厌“政治正确”的同事。但不管你心里怎么想,行为必须符合公司要求的职业标准。放大到整个美国社会,这也是全体公民道德标准,即便现在未能达标,但国家朝着那个方向迈进的步伐坚定不移。 

   

华人当中歧视黑、墨、穆的人不在少数,尤其是来自特定地域的移民。总体而言,华人圈是种族歧视的重灾区。来自特定地域的华人更多了一层原因,他们以前被歧视惯了,去歧视地位低于自己的人也习惯了,来了美国不能歧视他人,反倒不习惯了。

 

对这些观念已固化的华人,很难有更高要求,但清规戒律一定要有。起码不能在公共场所流露种族歧视言行,这点大概还能做得到,因为违反的话,他们不会有好果子吃。但在虚拟公共空间,比如网络、社交媒体(特别是微信),这种污人耳目的华文种族主义言论比比皆是。

 

奉劝这些不能抑制内心种族歧视的华人,最好关上门窗再喷仇恨话语。出了门就要检点,先“假装”去做合格公民,日子久了或有望“弄假成真”,那时就不用再装了。

当然,实在没有慧根的遗老遗少,在这个国家就只能夹着尾巴做人。时代潮流不可逆转,未来的美国肯定不是那些历史遗孑的乐园。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