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路历程:从侨民到公民 | 张小彦博士专栏

US citizenship how to become a us citizen

本文系作者原创,授权“美国华人杂谈”独家发布。转载需征求许可,规范署名(公号名/ID/作者),违者必究 作者 | 张小彦 全文共 5009 字,阅读大约需要 9 分钟   我在美国生活已有40多年了。前三十多年一心扑在上学、打工、求职、身份、成家、生子、创业和培养后代。看新闻也只关注中美关系。好在那时两国处于蜜月期,美国人民对大陆留学生充满友好与好奇。   中国高速发展,30年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美国政治气候骤变,中国被视为最大的潜在威胁。两党对华立场高度一致,过去十年美中关系急剧恶化。在美华人顿感夹在大国博弈缝隙中的尴尬和恐惧。如何防止成为美中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是华人共同关心的问题。我也开始思考华人的生存和发展。   过去几年我多次参与社区重大活动,在此与有类似经历的第一代移民分享我的心路历程,也为后代提供一把从心灵层面了解和理解父辈的钥匙。   美国华人大会宣言(2018)   2018年4月我当选美国华人联合会(United Chinese Americans-UCA,该会于2023年更名为美国华人联盟)理事会主席。第一个任务就是举办2018年美国华人大会,并起草大会宣言。经过4个多月的努力,17位理事和7位社区领袖的参与,15次易稿的“从过客到公民”(From Sojourner to Citizen)英文版大会宣言定稿。宣言于9月28日在400多人参加的华人大会上宣读并得到与会者的现场踊跃签名(点击查看全文)。   宣言是关注华人发展精英们的思想结晶,核心内容如下:   华夏子孙与世界各地来到美国的人们一样在这块自由的土地上寻求“美国梦”。我们也同样相信“人人生而平等”的美国精神。 尽管被视为“黄祸”,“永久的外国人”受到“排华法案”的迫害,华人仍然为美国早期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包括修建横跨北美的大铁路中最艰险的工程段。 不少华人在各行各业中出人头地并做出贡献,但华人在美国的政治和公共生活中并未积极参与。我们在政治舞台上的声音微弱,潜意识里仍认为自己是这个国家的“过客”,而不是公民。 我们必须参与到公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帮助定义主流社会;必须联合其他少数族裔,为我们的孩子争取一个更光明、更繁荣的未来;必须加入政治进程,融入美国社会,为所有美国人的利益而奋斗。 我们需要在心理上从“过客”转变为公民。     亚太裔公民参与联合声明(2019)   由CLUSA(Civic Leadership USA)和APAPA(Asian Pacific American Public Affairs)联合主办,多个社团协办的全美公民领袖论坛于2019年9月16日至18日在首都华盛顿隆重召开。来自美国各地,代表十几个族裔的70多个亚太裔社团的150多名社区领袖齐聚,探讨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   我应邀参加了会议并向主办方提出利用这个机会发表一个亚太裔联合声明。论坛负责人现场成立了13人的联合声明起草委员会。这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多族裔社区领袖的联合行动。大家畅所欲言,逐句逐字地修改了我写的草稿,最终达成一致,拍下了这张历史性合影。     之后,联合声明又得到两位年轻亚裔律师的文字修改,成为精简到半页纸的终稿。声明的要点是:   此次论坛展示了亚太裔社区空前的大团结,这样的联合在一代人之前是无法想象的。 伴随人口数量的增长,收入增加和事业成功,亚太裔社区迎来了政治上的觉醒,涌现出包括总统竞选人(杨安泽)在内的一批政治领袖。 我们要在此向亚太社区发出号召:在地方、州和联邦层面,全方位地增加我们的志愿服务、慈善捐赠、并积极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社区服务、选民登记投票、人口普查。   代表十几个族裔的20多位社区领袖9月17日下午在国会山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发表联合声明。包括赵美心在内的多位国会议员讲话,十几家媒体见证了签字仪式。之后250家媒体报道了这次活动。下面是联合声明签署照片(点击观看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