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娃不如鸡自己?研究证实名校更爱富家子弟

这些优秀的学术背景预示着学生日后的成功。高素质的富裕学生往往在大学和大学毕业后表现出色。然而,他们也忽略了故事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些大学中的大多数并不只招收高素质的富裕学生,它们还招收许多其他高收入学生。
“偏向富裕的白人考生”的标化考试SAT

系统性歧视是无法以个人之力逃脱的。要去除这种歧视,必须打破社会常态。现在不少大学决定不再要求SAT成绩就是这样的实践。我们不是反对有一个公平和公正的衡量标准。应该说,一个公平、公正的标准是不可或缺的。那些不再要求SAT成绩的学校,还是有GPA等其他标准可以参照,对不对?
射雕与屠龙,玫瑰与黄花

虽则这种集体情绪犹如潮涨潮落,到了某个历史节点,会有很大变数。但当下态势,正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逆转实非一时三刻的事。
如果动了我们的“面包屑”,非裔的命还重要吗?

的确,亚裔在这个国家经历过种族主义,并将继续面对族主义。但是,仅仅因为亚裔不是非裔,而否定其结构性优势并不是反亚裔:而是现实。亚裔从未受到过奴隶制的束缚,没有遭遇过基于我们的种族而被归到次级的抵押贷款 ,也没有因为结构性的多代经济不公等所导致的惊人的无家可归率和监禁率。
如果哈佛抽奖招生,亚裔将是最大赢家?

不管是支持还是反对SFFA告哈佛的,大多都同意,这个官司并不会帮助提升哈佛对亚裔学生的录取率。这真的蛮讽刺的。在判决出来之前似乎支持SFFA的人还相信这个官司会让我们的孩子比较容易进哈佛。也许是见证了各方面的反应才明白,哈佛手中的牌还是不少的。
瓜熟蒂未落,运衰鬼上身

换言之是瓜熟蒂未落,其实已闻到浓郁瓜香。因为大陪审团假使否决立案公诉,即时就可以公布。密封决定,对川普就凶多吉少。反正谜底揭晓的日子屈指可数,这个炎夏注定是个难忘的吃瓜季节。
在旧金山罢免检察官一年后,暴力犯罪仍在增长

尽管有了几十年的大规模监禁,而且旧金山的平均警察开支超过了加州其他地区,但人们仍然感到不安全,甚至认为犯罪已经失控,这也证明了这些解决方案充其量是不够的,这不是解决的办法。警察的预算要多高才能让你感到安全?有多少人必须违背自己的意愿被送入看守所或者监狱,以减轻你的心理负担?旧金山尝试过加大对毒贩的刑罚力度,但它真的阻止了毒品交易吗?
“房太少,房太贵”:加州游民危机的深层原因

研究的结论是,加州长期缺少住房,给低收入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成本,也就是无家可归危机的核心所在。
在高院被废的平权法案,却被首席大法官承认是个好东西?

耐人寻味的是,首席大法官罗伯茨在多数意见书的一个脚注中承认,联邦政府认为,允许国家军事院校在招生决定中考虑种族因素具有迫切的利益诉求,因为“考虑到军事院校可能存在的潜在独特利益”,未来的案件中可能会考虑这方面的辩论。拜登政府曾警告,限制平权法案的裁决将对美国军队产生不利影响,而美国军队依赖于在西点军校和其他军事院校接受过教育的“高素质且多元化的军官队伍”。
美国华人不应为平权法案的灾难性命运喝彩

亚裔,尤其是华人,在美国历史上曾饱经歧视,无论是就业,住房还是入学,都困难重重。平权法案之后,这种情况才得以改善。我们是平权法案的最大受惠人之一。
巨婴新传,挖坑排粪再跳进去打滚

我看到一则评论,将川普比喻成为熊孩子,不断把玻璃杯推向桌子边缘,以挑战别人的忍耐度。这回也一样,自家人都提醒他不要再闹了,但他依然故我。评论说,川普77岁生日标志着他的年龄超过了智商,这个讽刺很刻毒。
美国华人四十年人生感悟:“中西合璧”的成功之道

做为第一代华人移民,不管是上学、工作、创业、培养孩子,我时常感到中美文化的碰撞。它曾使我疑惑、担心、但也不断地击出火花,让我领悟人生。来美四十年走过的路,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在两种文化碰撞中寻求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