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促會來到德州,支持「亞太裔活動日」
華促會倡導經理Nicholas Gee在本周四(3月9日)前往奧斯汀(Austin)參加當地舉辦的亞太裔活動日,反對SB147(#SayNoToSB147)。同時向德州立法機構遞交了500多個在華促會請願書上聯名反對SB147的簽名。
華促會倡導經理Nicholas Gee在本周四(3月9日)前往奧斯汀(Austin)參加當地舉辦的亞太裔活動日,反對SB147(#SayNoToSB147)。同時向德州立法機構遞交了500多個在華促會請願書上聯名反對SB147的簽名。
Nicholas也將於明天(3月9日)返回德州,代表華促會與社區團體亞裔德州人正義等一起參加亞太裔集體日活動,向德州立法機構遞交反對法案的全國請願書。作為華人社區的一份子,你的聲音理應被德州立法者聽到!
「因為講英語時有口音,我時常被歧視。大部分乘客很明理且禮貌,但也有人會因此有暴力或攻擊性行為。且有人針對我提交了不實報告…整個體系聯合在一起為難我們,我們連基本權利和保障都沒有。」
今天的美国与排华法案时的美国已不能同日而语。尽管仍有人留恋白人主导的过去,但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民都认识到拥抱多元,实现多族裔共享民主是美国的未来。只要我们在思想上将个人行为与政府行为松绑,身份定位上明确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联系和区别,策略上选择在抱团取暖的同时联合各阶层,各族裔的正义力量,战术上通过积极参与将伤害华人权益的法案和政策防患于未然,扼死于程序,废除于抗争,华人社区就完全有可能,有能力阻止排华法案历史的重演。
本期華促會粵語音頻欄目,移民權益項目倡導黃女士(Kelly Wong)有幸邀請並采訪華裔社區中的以無證青年Yudy。在本期節目中,Yudy分享了自己的移民經歷、遇到的挑戰及對未來的期盼。移民權益項目希望以此對話為基礎在華裔社區中推動更多關於無證人士的討論和關註。
大国之间的摩擦使美国官员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他们必须解决太平洋地区的竞争所带来的真实存在的安全挑战。但每当美国官员发表抨击时,也具有在国内煽起反亚洲种族主义的风险。因此,担心一国崛起的政策制定者需要谨慎地言行。
2018年,费城的23家中餐馆的老板对费城市政府提起了联邦诉讼,称该市2005年通过的一项城市宵禁法不成比例地针对了中餐馆。在经过了漫长的维权斗争后,他们终于将这一条法律改写。美国各地的华裔应该从这件事中学到什么,以应对当下越来越常见针对华人的不公?
当下的这些法案,很多都直接提到了中国,并将华人定位成潜在的攻击对象,这将使得所有在美国的亚洲人—无论国籍和移民身份如何,都会被视为一种威胁。那到时候,我们还可以在美国有容身之处吗?
根據2月21日(本周二)新頒布的法案,美國可能禁止數萬名抵達美墨邊境的移民申請庇護,這將是拜登政府為阻止未經授權的移民而做出的範圍最廣的嘗試。
現在,德州需要你的幫助。華促會已支持亞裔德州人正義組織的反對SB147的聲明信,我們鼓勵您閱讀並簽署他們的請願書。同時,華促會的中文數字互動項目也在中文社交媒體和傳統媒體領域空間圍繞SB147組織活動。團結一致,我們可以協力在全國範圍內反擊這些種族主義和仇外政策。
我们中的许多人,包括于浩洋,选择来到美国,是因为我们对美国的民主及其制衡有信心,而且我们也相信政府是民有、民治、民享。我们无法选择我们的出生地或我们的肤色,但我们可以选择我们想成为怎样的人和如何生活。我们作为个体,无法为中国政府负责,更不应该成为中美政府斗争的牺牲品。